5月10日,山東威海市舉行“大抓經濟 大抓基層 大抓落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國網威海供電公司發布服務大開放大招商、助力高質量發展“十五項舉措”,其中提到,常態開展電網承載力分析,優先支持綠色區域開發建設光伏項目。在具備條件的營業廳部署分布式光伏可開放容量交互式查詢功能,提升信息公示互動化水平。積極推廣分布式光伏柔控模式,為分布式光伏并網運行、市場交易、參與調峰提供技術儲備。
還提到,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進乳山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重點項目,煙威一體開展半島南部220千伏網架方案優化研究,提升半島清潔能源送出能力。
其中還指出,對接31項省重大項目項目,建立動態跟蹤臺賬,超前開展電源接入系統研究和電網工程規劃建設,實現企業用電“先于所需、高于所期”。
原文如下:
5月10日上午9:00,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抓經濟 大抓基層 大抓落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能源中心主任衛瑋,國網威海供電公司總工程師郭亮介紹威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暨服務大開放大招商助力高質量發展“十五項舉措”有關情況。
01優化電力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積極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打造更好營商環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省委、省政府也提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改革要求。當前,為應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黨中央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格局下,營商環境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作用更加突出。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2024年威海市大抓經濟20條》,要求全市上下聚力“大抓經濟”,這都對我市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市發改委深入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將優化電力營商環境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政治任務,持續簡化獲得電力,全力服務企業降低用電成本,提升企業效益。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堅持政策主導。聚焦《山東省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工作評價實施方案》,制定《威海市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迎評分工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出臺《威海市深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獲得電力配套措施》,強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斷提升創新效能。堅持電力先行。深化供電服務“一件事一次辦”,拓展魯通碼“政務+電力”融合服務場景,推出新能源汽車“無證明”接電、政企網格融合等一系列威海經驗,典型做法在《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簡報》刊發,打造電力服務標桿。堅持行業協同。持續提升“電水氣暖”協同質效,建立共享營業廳,實現公共服務行業“一口對接、一單總攬、一窗通辦”。推動電力服務融入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實現賦碼項目“電水氣暖”線上聯辦。
2024年1月,山東省能源局發布全省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評價結果,我市綜合成績全省第一,創造了我市電力營商環境評價歷史最好成績。
02服務大開放大招商助力高質量發展“十五項舉措”
今年以來,國網威海供電公司深入貫徹全省高水平開放暨高質量招商引資大會精神,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決策部署,聚力全市大抓經濟工作,發布服務大開放大招商、助力高質量發展“十五項舉措”,全力服務新質生產力落地。服務大開放大招商,營商環境再優化“五項舉措”踐行電力先行社會責任,夯實電網“硬基礎”。對接31項省重大項目項目,建立動態跟蹤臺賬,超前開展電源接入系統研究和電網工程規劃建設,實現企業用電“先于所需、高于所期”。立足我市發展重點,聚焦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旅游經濟圈,有序實施電網配套建設延伸“入群、入圈”。推行便捷接電創新舉措,提升營商“軟實力”。推動政務與供電系統雙網深度融合,電力業務實現“刷臉辦”“一證辦”和“一網通辦”全覆蓋。依托網上國網“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專區,全面推廣“過戶+改類、銷戶+退費、更名+增值稅變更”等6項聯辦服務。聚焦企業降本增效需求,實現接入“低成本”。深化“三零”“三省”服務舉措,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辦電“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城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符合我市延伸投資政策條件的10千伏及以上的項目,政企協作延伸投資電力外線工程至建筑區規劃紅線。強化電力市場交易服務,支撐購電“更經濟”。在A級供電營業廳建設電力市場化服務示范專區,開展政策規則宣貫解讀,服務企業精準選擇購電套餐;依托全省首個電力市場政企協同交易服務示范點,結合“三訪三送”面向規上企業開展電力市場化政策培訓,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發揮能源央企支撐作用,營造發展“大環境”。組建“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開展重點企業結對服務,供電業務分層分級融入政務服務體系,供電窗口全面入駐縣級及以上政務服務中心,實現高效集約辦理。響應高水平開放號召,融入招商團隊,提供技術指導,為高質量發展貢獻電力力量。服務大開放大招商,電力要素全保障“五項舉措”加強電網安全供電保障,確保用電“高可靠”。加快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深化“預安排零停電”示范區建設,在核心城區推廣“轉供+帶電+發電”作業,減少客戶停電感知。開展供暖、供水等民生重點企業用電安全提升行動,提供重要政治經貿活動及場所保電服務,為“大開放、大招商”保駕護航。創新服務渠道響應模式,實現訴求“快響應”。開展高質量發展“四進送服務”專題大走訪活動,推行社網、村網“共建、共治、共享”服務模式。全域推廣網格經理服務二維碼,部署微信群智能助手,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常態分析各渠道客戶訴求,提升訴求辦結效率。加快能源體系綠色轉型,推動能源“廣接入”。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進乳山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重點項目,煙威一體開展半島南部220千伏網架方案優化研究,提升半島清潔能源送出能力。深化“清風暖陽”并網服務行動,服務150萬千瓦海上風電、240萬千瓦光伏等重大項目高效并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大局,貢獻電力“大數據”。充分發揮電力大數據價值,助力政府精準預測旅客分布、發展潛力區域。開發“電力大數據看旅游經濟”“電力大數據看夏/冬季保供”等系列產品,激發數據生產要素活力,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工業、商超、酒店等行業用電數據和城市發展提升建議。服務鄉村振興產業升級,打造示范“好樣板”。著力打造一縣一品電靚和美鄉村威海品牌,找準服務海洋產業切入點,為企業降本增效貢獻力量;聚焦帽埠耩村艾草加工生產,助力電氣化設備升級改造,建設乳山靠山村無花果智慧養殖大棚,引領園區循環農業向電氣智慧化、低碳規?;较虬l展。助力高質量發展,高效辦成一件事“五項舉措”強化行業協同,高效辦成“電水氣暖聯辦”一件事。全面推廣企業客戶電水氣暖聯合報裝,依托政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實現“線上一次申請、系統自動派發、進度線上聯動”。常態提供“不動產+供電”聯動過戶服務,積極探索居民客戶電水氣暖聯合交費,實現“一鍵查詢、一張賬單、一起交費”。健全政策保障,高效辦成“延伸投資落地”一件事。聯合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定期匯集土地儲備、出讓/劃撥信息,適時啟動電力建設,提升項目接電效率。聯合發改委,健全延伸投資保障機制,納入區縣營商評價。配合區縣制定適應其供地及財政條件的延伸投資落地措施,確?;萜笳呷蚵涞亍9悦裆9?,高效辦成“合表小區改造”一件事。積極落實《山東省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配合區縣政府排查供電合表小區,摸清改造底數,輔助制定改造計劃建議清單。綜合分析小區建成年限、設備情況、戶均容量、改造意向等維度,因地制宜制定“一區一案”改造方案,加速改造進程。助力綠色發展,高效辦成“光伏并網發電”一件事。常態開展電網承載力分析,優先支持綠色區域開發建設光伏項目。在具備條件的營業廳部署分布式光伏可開放容量交互式查詢功能,提升信息公示互動化水平。積極推廣分布式光伏柔控模式,為分布式光伏并網運行、市場交易、參與調峰提供技術儲備。
服務國家戰略,高效辦成“充電設施建設”一件事。擴大充電樁“無證明”小區覆蓋范圍,開設愛山東app“充電樁無證明辦電專區”,實現接電全環節線上化;創新居住區充電樁“一區一策”模式,一次性確定電源走向和表箱布點,避免重復開挖建設。加大充電基礎設施投資,支撐新能源汽車下鄉。
★很多游客自駕新能源汽車來到威海,供電公司有哪些措施來保障新能源車主綠色出行?
供電公司積極推進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在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沿線建設了13處公共充電站,60多個公共充電樁,以滿足游客旅游過程中的充電需求。實行24小時值班制,對充電小時利用率較高的熱點充電站實行特巡檢查。
同時,供電公司持續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持服務力度,先后在泊于逍遙社區、崮山南虎口等區域新建61個公共充電樁,在市場效益不佳、但又存在一定充電需求的鄉鎮中心投資建設20個公共直流快充樁和120個公共交流慢充樁,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鄉鎮區域充電基礎設施全覆蓋。
目前,供電公司直接投資建設的公共充電樁已有479臺,日均服務車輛充電超過2000次,初步構建形成了“城區三公里,城郊五公里,鄉鎮全覆蓋”的充電圈。近期,還將在鄉鎮地區新建投運34臺公共充電樁,實現公共快充樁“鄉鄉全覆蓋”。
除了建設公共充電樁外,積極服務相關運營商和居民個人建設充電樁,去年以來累計服務78個公共充電站,9800個居民充電樁接電。
后續,供電公司將繼續大力建設充電樁,支持各類企業建設、運營充電樁,全力保障新能源車主綠色出行。
★現在電力市場上出現一個新名詞叫“綠電”,威海部分企業客戶也確實有綠電需求,但有些客戶對綠電不了解,具體情況如何?
綠電是近幾年來比較火的一個詞,對外貿型出口企業、想降低碳排放的企業以及自愿履行社會責任,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競爭力的政府和企業有著比較大的吸引力。這里面容易產生一個認識誤區,就是把“新能源電”和“綠電”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個概念,新能源電的意思是指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而成的電,主要以光伏和風電為主。而綠電不是指某種具體的電能,是指客戶消費綠色電力并獲得相應的認證,或取得綠色電力證書,相關證明由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或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發。也就是說,客戶購買新能源電并不意味著就是購買了綠電。客戶要想購買綠電,需要按照規定交易流程,參與市場化交易,通過專門的機構(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進行購買。有的企業以為購買綠電綠證可以降低用電成本。實際上,客戶要想獲得綠證,每度電是需要額外支付1~3分錢費用的,這筆收益全部歸屬于新能源企業,用來支持新能源企業穩健長遠發展。
為了更好服務于廣大企業客戶,近期,供電公司將會同市發改委、市能源中心和省電力交易中心,邀請專家團隊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和綠電綠證等方面的培訓講座。今年已經是舉辦的第三年,以后也會一直堅持下去,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通曉交易規則,用好交易政策,更好參與節能減排、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中。
★當前我市整體的電力供需形勢如何?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為滿足市民生活及企業用電的需求,有哪些具體措施?
目前,我市電網整體運行平穩,全市生產生活供電保持正常。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預測今夏全省最高用電負荷1.2億千瓦,威海最高用電負荷322萬千瓦,最大供電缺口17.5萬千瓦,如遇長時間高溫高濕天氣,缺口將進一步擴大。為做好電力保供,采取多種措施,全力保障全市電力供應:加強調控運行值班管理,做好對重要變電站、輸配電通道及重要客戶的運行監視,加強變電站、輸電線路、配電線路的測溫和巡視,及時發現并消除設備隱患。密切關注電力供需形勢變化,緊急情況時嚴格落實政府批準的負荷管理方案和事故拉路序位,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醫院等涉及公眾利益和重大安全的單位的用電需求。加強與應急、氣象部門溝通聯系,在負荷高峰和悶熱天氣條件下,增加值班備班力量,優化完善故障搶修快速響應機制,確保全市電網、客戶故障及時得到解決。
開展迎峰度夏電力保供聯合反事故應急演練,采取“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相結合的形式,度夏前組織開展大面積停電應急演練、緊急故障演練,重點檢驗協同應急處置能力。
下一篇:全國最大海上光伏項目獲國務院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