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最近,中國風電在巴西動作頻頻。5月9日,金風科技收購了其在巴西的首家海外風力渦輪機制造廠,旨在進一步擴展其海外業務。6月5日,國家電投宣布投資7.8億雷亞爾(約合1.47億美元),在巴西東北部建設兩個新的風電場。
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各國競相探索的重要領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風電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國內風電裝機容量穩居世界前列,中國風電企業也逐步走向世界,開啟新的征程。巴西,這片擁有豐富風能資源的南美大陸,正成為中國風電企業“抱團”出海的新航向。
打開巴西風電市場局面
中國企業抱團“出海”
當地時間2023年5月30日,中廣核巴西Tanque Novo 180兆瓦風電項目正式投產,成功將中國風機產業鏈引進巴西新能源市場,帶動了我國產業鏈上下游24家企業共同“出海”。
圖源:中廣核
Tanque Novo風電項目(以下簡稱“TN項目”)是中廣核在巴西第二個自主建設的綠地項目,位于風力資源豐富的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于2021年11月25日開工建設,總裝機容量為180兆瓦,項目配置40臺風電機組,全部使用中國國產風機設備,是目前南美洲最大葉片風電機組。
在中巴建設大團隊共同努力下,該項目較計劃提前69天投產,在安全質量、整體工期等方面均達到巴西同類項目前列,并先后獲“巴西風能行業特殊貢獻獎”“巴西工程基礎設施創新獎”等獎項。
據中廣核2023年10月的發布的文章,2023年,TN項目建設現場迎來5批考察團隊。一家吊裝服務企業,在考察后堅定了將中國大噸位吊車引入巴西的決心;一家電力同行在考察后,消除了對引入中國風機整機設備的顧慮,很快向供應商拋出了“橄欖枝”。通過TN項目建設,實現了國內大規模風電整機設備在巴西落地,帶動了設備供貨、工程建設、運維服務等領域24家中國企業共同出海,提高了中國風電產業鏈在當地的市場競爭力。
圖:南美洲最長風葉在運輸途中;圖源:中廣核
在金風科技巴西TN項目經理秦文聰看來,這不僅是一場合作,更是共同成長與彼此成就。與中廣核的合作,幫助金風科技在當地積累了大件運輸、港口清關等經驗,項目的優秀表現也吸引很多同行取經,證明了其風機技術可靠性,助力金風科技打開了在巴西的市場局面,簽署了一批潛在新訂單。
當然,巴西之所以會成為中國風電企業“出海”的新航向,與兩國政策的協同、巴西本身豐富的風能資源、巨大的市場潛力密切相關。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巴西新版“加速增長計劃”
今年是中國與巴西建交50周年,兩國同屬金磚國家,擁有廣泛共同利益。
中巴建交以來,雙邊經貿關系取得長足發展。中國對巴投資主要涉及能源、礦產、農業、基礎設施、制造業等行業,并在巴西承接了包括火電廠、特高壓輸電線路、天然氣管道、港口疏浚在內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近年來,國家電網、三峽集團、中廣核、國家電投等企業通過投資、收購、項目開發等不同形式擴大在巴西的電力業務。
而隨著這兩年兩國政策的協同,風電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1
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訪華期間,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雙方同意積極鼓勵兩國企業到對方國家開展投資,特別是在基礎設施、能源轉型、物流、能源、礦業、農業、工業以及高科技領域。
2
去年8月11日巴西宣布啟動的新版“加速增長計劃”,再次推動了中巴在能源發電,尤其是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
圖:巴西總統盧拉在里約市立劇院出席新版“加速增長計劃”啟動儀式
新版“加速增長計劃”,包含可持續交通運輸系統、彈性城市、衛生保健、能源安全及轉型、教育與科技、供水項目、數字包容發展及連通、社會基礎設施及國防工業創新共9項核心任務,總投資額預計為3470億美元。其中能源安全及轉型1109億美元,涵蓋低碳燃料、礦物研究、能源發電、城市照明、油氣、輸電及能源效率項目。
兩個月后的10月11日,巴西政府多位參與制定該項政策的高官在圣保羅向中企負責人發出邀請,希望中企積極參與新版“加速增長計劃”。
在面向中資企業的推介會上,巴方著重介紹了2023年至2024年期間將出售的鐵路和港口特許經營權項目,以及能源輸電、衛生醫療及城市固體廢物處理招標項目等。
巴西總統府民事辦公室主任魯伊·科斯塔稱,希望加深巴中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中國企業落地巴西建廠,不但能夠力推巴西建成全球清潔能源發展基地,更能夠帶動巴西“再工業化”。
3
時間來到2024年6月,商務部公布中國-巴西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成果清單,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巴西開發銀行簽署8億美元貸款協議,用于支持巴西基礎設施、電力、制造業、油氣、農業、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綠色經濟等領域項目。
中巴雙方同意,要以更加務實高效的行動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同巴方“再工業化”、新版“加速增長計劃”等發展戰略規劃對接。
巴西風電市場潛力
2030年規模將擴大近一倍
巴西風電市場潛力巨大,據巴西商業資訊網預計,到2030年,巴西風能行業的規模將擴大近一倍,投資額將達到1750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2465億元)。這得益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風電資源、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場的快速發展。
01
豐富的風電資源
巴西位于南美洲的東南部,國土面積廣闊,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是全球最具潛力的海上風電市場之一。
據新思界行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年巴西海上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海外企業進入可行性研究報告》,巴西的海岸線總長度約7400公里,海風資源極好,海上風電開發潛力巨大。世界銀行估算,巴西可開發的固定式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為480GW,漂浮式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為748GW。
盡管巴西尚未開始建造海上風電場,但其巨大的開發潛能已吸引了眾多國際海上風電開發商的關注,如道達爾、殼牌、Equinor等。
2023年,巴西駐華大使高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巴西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目前已是世界上擁有清潔能源結構的大型經濟體之一,生物質能、水電、太陽能和風能等應用廣泛。未來10年,巴西將布局更多集中式和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陸上和海上風電場以及綠氫。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資金和技術優勢,無疑將進一步助推巴西清潔能源發展。
02
政府的政策支持
近年來,巴西致力于能源轉型,目標是力爭在2060年實現凈零排放。
彭博社發布的《2024年能源轉型投資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巴西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吸引投資超過25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
巴西科技創新部部長盧西亞娜·桑托斯去年表示,巴西將加大力度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低碳氫等,將投資210億雷亞爾(1雷亞爾約合1.36元人民幣)用于推進能源轉型和相關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03
市場的快速發展
巴西作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排名第五的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龐大的人口基數。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加快,對電力的依賴程度顯著上升。
盡管巴西擁有全球最大的水電儲備,但過度依賴水力發電使其在旱季時面臨電力短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巴西政府正在積極推動能源結構的多元化,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風力發電是最早進入巴西的新能源,其安裝量連續刷新紀錄。巴西國家電力局(Aneel)數據顯示,2023年巴西新建291座發電廠,新增裝機容量為10.3吉瓦,創歷史新高。新增裝機容量中,風能和太陽能占90%,其中新增風電廠140個,裝機容量達4.9吉瓦。
未來幾年,這一擴張趨勢將持續穩定。巴西風能協會(Abeeólica)主席埃爾比亞·甘努姆預計,2024年巴西風電裝機將再增加5000兆瓦。
收購、訂單、項目開發
中企出海動態
金風科技完成巴西風機制造廠收購
2024年4月26日,金風科技與GE(通用電氣)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Cama?ari)簽署相關協議,完成金風首個海外風電裝備制造基地——卡馬薩里總裝廠的收購,標志著公司在全球化戰略布局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卡馬薩里總裝廠計劃在2024年底前具備風電機組的量產能力。該總裝廠生產的風電裝備將符合巴西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銀行(“BNDES”)的本地化要求,使客戶能獲得BNDES的長期融資。通過本地化生產,金風科技能夠進一步完善風電服務鏈條。
三峽巴西帕爾梅拉風電項目
帕爾梅拉陸上風電項目是繼阿里努斯光伏項目后,三峽巴西公司首個大型風電綠地項目,也是三峽集團海外最大的風電綠地項目。
該項目位于巴西東北部帕拉伊巴州,總裝機容量648兆瓦,共安裝6兆瓦(MW)機組108臺。項目于2023年10月31日正式開工,計劃于2025年12月底實現并網發電。
項目將促進中巴經濟合作,展現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技術和實力。
近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三峽國際三峽巴西公司帕爾梅拉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基礎澆筑順利完成,標志著該項目建設正式邁入風電場主體工程施工階段,為項目后續實現風機吊裝年度目標奠定基礎。
國家電投將在巴西新建兩個風電場
2024年6月5日,國家電投宣布將投資約10.66億(7.8億雷亞爾)在巴西東北部建設兩個新的風力發電站。
據了解,這兩個風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105.4MW,預計將在2025年1月開始建設,并于2026年啟動運營。
明陽智能簽訂巴西240MW風電項目訂單
明陽智能與巴西境內風電項目開發商簽訂風電機組優先供應商協議(Preferred Supplier Agreement,PSA),明陽智能將向巴西境內陸上風電項目提供49臺風電機組,總容量240MW。
該項目由2部分構成,明陽智能將提供30臺MySE 4.0-156和19臺MySE 6.25-172機組。此外,在完成后續的具體條款協商工作之后,明陽智能也將提供為期20年運營和維護(O&M)服務。
文章素材來源:中廣核、巴西駐華大使館新聞處、新思界行業研究中心、彭博社、巴西國家電力局、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
END
上一篇:無
下一篇:秦海巖:扎實推進深遠海風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