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不卡一区,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真正全免费视频a毛片,国产精品二区页在线播放

歡迎訪問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官方微信|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cpem標語
   
2024無人機
智創獎
  • 金智信息
  • 國電南自
  • 深圳普宙
  • 聯想
  • 國網信通
  • 艾睿光電
當前位置:首頁 > 智慧風電

湖南湘潭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到2025年風電、集中式光伏規模達70萬千瓦以上!

2024-05-17分類:智慧風電 / 智慧風電來源:湘潭市人民政府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5月12日,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印發《湘潭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指出,要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增效、工業領域碳達峰、城鄉建設碳達峰、交通運輸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綠色金融支撐等“碳達峰十大行動”。


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統籌做好風電、光伏資源開發利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岳塘區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積極推進“十四五”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到2023年底前完成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到2024年底前完成風電項目建設,到2025年全市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70萬千瓦以上。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適度超前推動變電站及配套電力管廊建設,大力提升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引導自備電廠、傳統高耗能工業負荷、工商業可中斷負荷、電動汽車充換電網絡、虛擬電廠等參與系統調節,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提升電網安全保障水平。全力配合國網湖南電力公司建設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電網企業負責建設本級電網覆蓋范圍內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運行監測體系,按照“應接必接”原則,新改擴建、在建及已投入運營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等系統的運行數據均應接入電網企業分布式能源監控系統,納入調度統一監控。到2025年,全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89%,10千伏配電自動化覆蓋率提升至100%。積極發展“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開展湘潭經開區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工作,推動儲能設施在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等多場景應用。建設好湘鄉市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積極推動湘鄉市桃林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湘潭縣石鼓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納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發揮湘潭市能源(電力)規劃研究中心“能源智囊、政府智庫”作用,在能源體系研究、能源咨詢等方面,為湘潭能源發展推出更好智庫成果、提供決策參考。


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因地制宜利用地熱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實現采暖、供冷、生活熱水用能清潔化,擴大太陽能、水源熱泵、空氣熱能、工業余熱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積極推進湘潭高新區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探索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推動岳塘區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項目建設。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推進農村用能低碳轉型。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加快農房節能改造。結合新農村建設,在廣大農村地區積極發展戶用光伏一體化建筑,面向村鎮集中連片推廣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節能環保灶具、電動農用車輛、節能環保農機。加強農村電網建設,提升農村用能電氣化水平。在人口居住分散、不宜鋪設燃氣管網的農村地區,推廣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解決戶用炊事及采暖用能。


全文如下:

湘潭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湘潭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區和經開區管委會,市直機關各單位,市屬和駐市各企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

現將《湘潭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湘潭市人民政府

2023年5月11日

(此件主動公開)


湘潭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省關于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碳達峰行動,全面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助推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湖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湘政發〔2022〕19號)、《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潭市發〔2023〕4號)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湘潭提供堅強保障。

(二)工作原則

——堅持統籌規劃,分類施策。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系統觀念,按照全市“一盤棋”要求,統籌謀劃全市碳達峰工作。各區域各行業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任務。

——堅持節約優先,安全降碳。堅持節約能源資源,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安全有序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堅持綠色轉型,創新驅動。推動科技創新,大力引進和發展碳達峰碳中和相關低碳技術,推動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提升全市能源智慧管理和安全綠色保障水平,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堅持目標導向,示范先行。堅持碳達峰目標導向,選擇綜合條件好的區域和單位,率先開展近零碳、低碳等試點示范,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

二、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全市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合理控制,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2%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6%,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省下達目標,為實現碳達峰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十五五”期間,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建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關鍵突破,低碳生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碳排放下降完成省下達目標,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三、重點任務

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增效、工業領域碳達峰、城鄉建設碳達峰、交通運輸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綠色金融支撐等“碳達峰十大行動”。

(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

1.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嚴格控制新增煤電項目,有序淘汰煤電落后產能。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6%,年均下降3.43%;非水可再生電力消納權重、天然氣儲氣能力等滿足省定目標考核要求。(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本項及以下各項工作均需各縣市區、園區落實地方主體責任,不再逐項列出)

2.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統籌做好風電、光伏資源開發利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岳塘區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積極推進“十四五”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到2023年底前完成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到2024年底前完成風電項目建設,到2025年全市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70萬千瓦以上。有序發展農林廢棄物直燃和氣化發電,鼓勵發展“養殖-沼氣-農業”三位一體或在此基礎上結合太陽能利用的“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推進生物質成型燃料和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實現生物質能的多元化利用。到2025年,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總量超過37萬噸標煤。積極擴大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試點,重點推進竹埠港新區、萬樓新城片區淺層地熱能建筑規模化應用試點,大力支持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和能源站建設。“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淺層地熱能建筑規模化應用面積逐年提升。(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合理調控油氣消費。合理控制石油消費占比,逐步調整汽油消費規模,壓減柴油消費量,提升終端燃油產品能效。重點推進交通領域燃油清潔替代和能效提升,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料汽車。重點謀劃天然氣管道互聯互通,實現全市管道天然氣一體化。確保燃氣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穩步推進天然氣調峰電站建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和天然氣“進鎮入鄉”工作。合理引導工業用氣和化工原料用氣,積極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試點工程和燃氣蒸汽聯合發電工程建設。開展農村居民分布式微管網燃氣項目試點,推動農村居民分布式微管網項目建設。到2025年,全市天然氣消費總量達到4.5億立方米以上。(市發改委、市城管執法局、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適度超前推動變電站及配套電力管廊建設,大力提升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引導自備電廠、傳統高耗能工業負荷、工商業可中斷負荷、電動汽車充換電網絡、虛擬電廠等參與系統調節,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提升電網安全保障水平。全力配合國網湖南電力公司建設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電網企業負責建設本級電網覆蓋范圍內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運行監測體系,按照“應接必接”原則,新改擴建、在建及已投入運營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等系統的運行數據均應接入電網企業分布式能源監控系統,納入調度統一監控。到2025年,全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89%,10千伏配電自動化覆蓋率提升至100%。積極發展“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開展湘潭經開區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工作,推動儲能設施在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等多場景應用。建設好湘鄉市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積極推動湘鄉市桃林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湘潭縣石鼓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納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發揮湘潭市能源(電力)規劃研究中心“能源智囊、政府智庫”作用,在能源體系研究、能源咨詢等方面,為湘潭能源發展推出更好智庫成果、提供決策參考。(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國網湘潭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節能降碳增效行動

1.全面提升節能管理能力。推行用能預算管理,強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事中事后監管,對項目用能和碳排放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從源頭推進節能降碳。提高節能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重點園區、重點用能單位建立能耗在線監測系統,進行能耗統計、節能診斷、分析決策,對能源異常情況進行監測預警。組織完成好節能診斷任務,強化診斷結果運用,切實幫助企業節能減碳增效。加強節能監察能力建設,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綜合運用行政處罰、信用監管、綠色電價等手段,增強節能監察約束力。(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節能減煤降碳重點工程。開展煤炭消費普查,建立全市煤炭消費數據庫,實施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工程,推動電力、鋼鐵、建材和化工行業等重點用煤、用能單位開展節能降碳挖潛改造、“一企一策”降碳診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力爭“十五五”期間,湘潭市鋼鐵企業轉爐工序、高爐工序以及水泥熟料的能效達到或接近國家發布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市發改委、市工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加強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審查和日常監管,確保能效標準和節能要求全面落實。按照國省要求,落實以能效為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推廣先進高效產品設備,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設備。新建項目主要用能設備原則上要達到能效二級以上水平,鼓勵優先選用達到國家一級能效或列入國省“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的技術、產品和設備。積極推廣用能設備節能設計、診斷、改造一體化服務模式,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新基建節能降碳。優化新型基礎設施空間布局,統籌謀劃、科學配置數據中心、5G通信基站等高耗能新型基礎設施,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優化新型基礎設施用能結構,采用直流供電、分布式儲能、“光伏+儲能”等模式,探索多樣化能源供應,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用能管理,推廣高效制冷、先進通風、余熱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綠色技術,將年綜合能耗超過1萬噸標準煤的數據中心全部納入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開展能源計量審查。新增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逐步對電能利用效率超過1.5的數據中心進行節能降碳改造。(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大數據和產業創新發展中心、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大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力度。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要求納入“三線一單”分區管控體系。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加強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管控,健全排放源統計調查、核算核查和監督制度。研究將溫室氣體排放納入生態環境統計制度,完善指標體系,明確統計范圍、核算方法。(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1.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依托“兩新三電”產業優勢,推進新能源和汽車制造產業鏈、電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先進電傳動及新型能源裝備產業鏈、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和建工產業鏈、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逐步向精細化和高端化轉型。促進工業領域能源消費低碳化,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比重,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提升工業電氣化水平。實施綠色園區創建工程,提升產業集中化循環化發展水平,組織企業積極創建國省綠色設計產品標準,推廣綠色設計產品案例。(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鋼鐵行業達峰。鼓勵鋼鐵企業優化工藝,增加電爐煉鋼占比。提高高爐富氧率,減少高爐碳排放。加快推廣熔融鋼渣余熱回收、中低溫余熱利用等技術,提升工序能效。鼓勵鋼鐵企業加強對氫能冶煉、非高爐煉鐵以及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等低碳冶煉技術的研發應用力度。大力推廣鋼鐵綠色設計產品,為下游用戶提供綠色用鋼解決方案。推進鋼鐵與建材、電力、化工等產業耦合發展,提高鋼渣等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開展廢鋼資源回收利用,鼓勵短流程煉鋼,推進煉鐵工序、煉鋼工序能耗水平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市工信局、市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建材行業達峰。嚴格落實產能置換政策,重點對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平板玻璃等行業實行節能監察,組織完成好節能診斷任務,強化診斷結果運用,切實幫助企業節能減碳增效。鼓勵建材企業使用粉煤灰、工業廢渣、尾礦渣等作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料。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和應用推廣,加強新型膠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產品研發應用。力爭熟料綜合能耗達到國家發布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堅決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對“兩高”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全面排查在建項目,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力爭全面達到標桿水平。科學評估擬建項目,對產能已飽和行業,按照“減量替代”原則壓減產能;對產能尚未飽和行業,按照國家布局和審批備案等要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高準入門檻;對能耗量較大的新興產業,支持引導企業應用綠色低碳技術,提高能效水平。對標國家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深入挖潛存量項目,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通過改造升級挖掘節能減排潛力。強化常態化監管,嚴禁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未批先建、違規上馬。(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

1.推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加強規劃設計引領,將綠色低碳規劃設計理念貫穿于建筑建造、運營全過程。推動建立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機制,鼓勵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規劃開發。增強城鄉氣候韌性,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執行湖南省兩型采購政策,壓實采購人落實政策的主體責任,切實提高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產品在政府采購工程中的比重。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強化頂層設計,將綠色建筑發展指標列為土地出讓的必要條件,確保項目建設各階段全面落實綠色建筑發展要求;積極推進綠色建造應用,將裝配式建筑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推廣裝配式建筑標準設計和圖集,建立政府引導的市場化運作機制,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到2025年,城鎮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40%以上;全力推進綠色能源利用,積極推廣淺層地熱能建筑規模化應用。將大唐發電廢棄余熱“變廢為寶”,應用到湘潭高新片區天元美居樂居民小區、家家美建材家居廣場。在熱水需求量較大的高校、醫院、酒店等公共建筑集中推廣太陽能熱水。推動建材循環利用,強化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管理,深入實施建筑垃圾減量化。(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全面落實國省綠色建筑相關政策,持續提升綠色建筑質量。加強高品質綠色建筑項目建設,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加快推進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實施城市節能降碳工程,開展建筑、交通、照明等基礎設施節能升級改造,推進先進綠色建筑技術示范應用,推動城市綜合能效提升。加強建筑運營階段的能耗管理,鼓勵開展星級建筑認證。提升城鎮建筑和基礎設施運行能耗管理智能化水平,逐步開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額管理,將超過能耗限額的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其他公共建筑優先納入改造計劃。加快老舊社區低碳建筑改造,推進綠色社區建設,推廣綠色物業管理。到2025年,力爭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城鎮新建民用建筑設計及施工階段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達100%。(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改委、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因地制宜利用地熱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實現采暖、供冷、生活熱水用能清潔化,擴大太陽能、水源熱泵、空氣熱能、工業余熱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積極推進湘潭高新區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探索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推動岳塘區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項目建設。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改委、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進農村用能低碳轉型。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加快農房節能改造。結合新農村建設,在廣大農村地區積極發展戶用光伏一體化建筑,面向村鎮集中連片推廣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節能環保灶具、電動農用車輛、節能環保農機。加強農村電網建設,提升農村用能電氣化水平。在人口居住分散、不宜鋪設燃氣管網的農村地區,推廣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解決戶用炊事及采暖用能。(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鄉村振興局、國網湘潭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 2016 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49902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