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在“第2屆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暨第4屆電力人工智能大會”上,「智創獎」第二屆電力數智化轉型技術創新應用評選頒獎典禮同期舉行。
國網麗水市蓮都區供電公司憑借其“運維全景圖”案例,獲得“電力設備智能運維與管理創新應用案例獎”。
國網麗水市蓮都區供電公司轄區內配網山區架空線路70條,總長1107.36千米,分布在黃村、峰源、雅溪、老竹等鄉鎮山區地帶,線路呈現供電半徑長、桿塔多、分布散等特點。傳統的平面單線圖、兩庫一區無法關聯地理信息,在突發故障搶修時,搶修人員對非運維轄區的線路、設備不熟悉。存在運維重點不清晰、故障搶修定位難、改造問題難厘清等問題。
基于這樣的背景,該公司首創推出“運維全景圖”, 具備智能化、精準化、可視化三大特點,可以實現運維重點全景展示、故障處置輔助研判、項目儲備精準高效三大功能。
01、運維重點全景展示
把二維的單線圖轉化為線路走向、兩庫一區與地形地貌結合的三維地圖,圖例中可以直觀的看到桿塔的經緯度、海拔高度、桿塔塔型(直線、轉角)、線路的總長度和海拔范圍、檔距長短等線路重要信息。用不同顏色區別標注不同的危控區(紅色為外破區、綠色為樹障區、黃色為雷擊區、藍色為覆冰區等,用各類圖例標注線路隱患、缺陷等,實現運維重點全景展示。
單線圖等二維資料無法提供足夠的地理信息。山區地形復雜,單線圖上標注的兩基桿一檔線,往往實際上跨越了一道山脊,一次錯桿就意味著巡視時間增加30-40分鐘,極大影響了巡檢運維效率。而三維地圖可以提供地形、道路等信息,還可以一鍵導航,方便開展運維,提升巡視運維效率35%以上。
圖1 桿塔經緯度、海拔高度信息展示
圖2 線路信息展示
圖3 線路大檔距實景展示
圖4 各類危控區示意圖
02、故障處置輔助研判
將系統故障信息與全景圖記錄的“兩庫一區”相結合,能夠輔助精準定位故障點。設備主人往往熟悉自己的設備,但搶修時很可能要搶修不熟悉的線路,這時三維全景圖就可以起到搶修導航圖的作用,幫助搶修人員快速到達故障區域。
通過全自動FA確定線路故障段,依據運維全景圖“兩庫一區”信息輔助,檢索故障范圍,快速定位桿位段,精準查消故障,原來預估1.5小時的故障處置時間節約了近40分鐘,大幅提升故障處置效率。
圖5 故障輔助導航示意圖
圖6 缺陷庫缺陷標識示意圖
03、項目儲備精準高效
以往,線路問題清單和項目儲備主要以表格和照片作為依據進行上報,照片缺乏全角度對周邊環境的展示。現在可以結合與地形實景相結合,輔助改造方案精準制定。如樹障區,地形事宜的可以開展鐵塔改造。地形不適宜的,則采取絕緣涂覆等手段緩解樹線矛盾。
圖7 差異化改造(絕緣涂覆點位)
圖8 差異化改造(鐵塔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