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不卡一区,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真正全免费视频a毛片,国产精品二区页在线播放

歡迎訪問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官方微信|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cpem標語
   
頂部動圖
金巡獎
  • 金智信息
  • 國電南自
  • 深圳普宙
  • 聯想
  • 國網信通
  • 艾睿光電
當前位置:首頁 > 電力資訊

“五大能源央企”清潔能源2024業績回顧及2025目標展望

2025-02-24分類:電力資訊 / 電力資訊來源:中能傳媒研究院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當前,距離我國“十四五”規劃正式收官已不足一年。作為我國能源發展的主導力量,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能集團(以下簡稱“中國華能”)、中國華電集團(以下簡稱“中國華電”)、中國大唐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大唐”)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國家電投”)五家能源央企,不僅即將面臨“十四五”目標的考核壓力,其發展布局也將對我國能源發展方向產生重要影響。

本文對比分析五家能源央企發布的2024年年終工作報告及2025年工作目標,遴選其中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等多項清潔能源業務發展數據及重點任務,從中一窺我國能源行業的發展轉型之路。

(來源:中能傳媒研究院 作者:伍夢堯 中能傳媒能源安全新戰略研究院)

一 清潔能源裝機快速增長,綠色轉型步穩蹄疾

2024年,五家電力央企加速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部分企業年度開工、投產規模達歷史最好水平,多家企業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突破50%,支撐能源企業綠色轉型穩步推進,引領清潔能源行業闊步前行。

在裝機規模方面,截至2024年底,國家能源集團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量突破1.4億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超過40%,整體規模較“十三五”末翻一番;中國華能新能源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累計裝機容量突破950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據公司全部裝機的“半壁江山”,達到了51.8%,以新能源、水電、核電為三大支撐的轉型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中國大唐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突破47%,為企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中國華電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1億千瓦,境內清潔能源裝機占比56.2%,發展“含綠量”不斷提升;國家電投清潔能源裝機1.93億千瓦,占比提高2.82個百分點達72.71%,全年清潔能源投資超1700億元,同比增長7%。

在年度新增裝機方面,五家企業全部創下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可再生能源開工、投產容量雙雙歷史性突破“3000萬+”;中國華能新能源投產規模超2300萬千瓦,支撐新能源裝機占比過半數;中國大唐首批6個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全部投產,新能源開工、投產規模等創歷史新高;中國華電全年開工、在建、投產規模創歷史新高;國家電投清潔能源開工規模超2800萬千瓦,同比增長8%,風電開工規模和海上風電核準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4年底,中國華能、中國華電兩家企業已提前完成國資委提出的“到2025年,中央企業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50%以上”的發展目標,裝機占比分別達到了51.8%、56.2%。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大唐、國家電投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分別為超過40%、47%、43.53%,想要如期完成考核目標,可再生能源建設步伐還要再加一把力。

2024年12月17日,中國華能與中國國新、中國郵政、中國太平、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南方電網等五家企業簽署了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增資協議,五家企業合計增資150億元,創下2024年國內資本市場新能源行業私募股權融資最高規模,也將為擴大有效投資規模、推動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二 科技創新持續突破,激活行業發展新動能

2024年,五家能源央企持續加大清潔能源領域的研發、建設投入,提升新技術、研發新產品、打造新業態,為行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國家能源集團主動拓展產業鏈布局,加大氫能產業培育孵化力度,積極開展氫能示范應用,綠色氫能產業布局日漸成型。2024年11月24日,由集團氫能科技公司與中集來福士集團共建的國內首個海洋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實證示范項目成功吊裝,實現項目建設重大突破。這一項目集成了海上漂浮式光伏耦合平臺固定式光伏發電系統、離網PEM-堿性混聯制氫、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柔性綠氨和綠色甲醇合成裝備,首次在海上開展離網條件下“一站式海上綠色氫醇氨生產作業系統”應用示范,已于2025年2月通過中國船級社的圖紙符合性審查,具備了在海上進行實證示范應用的條件。

中國華能把創新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重點抓,加快布局培育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于2024年7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2023年度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優秀企業名單,并成為其中唯一一家發電企業。2024年9月,中國華能研發的全球最大單機容量、全球首臺商業化應用的18兆瓦風電機組在遼寧營口啟動發電,其創造了風輪直徑260米、單機功率18兆瓦“兩個全球第一”紀錄,在滿發風速下全年發電量可達7400萬千瓦時,能夠滿足4萬個家庭的年用電需求,也為后續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的批量化安裝應用奠定堅實基礎。在光伏發電領域,中國華能自主研發的大面積鈣鈦礦-晶硅疊層電池經過了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轉換效率達到了26.12%,為鈣鈦礦電池技術走向商業化作出重要貢獻。而以華能千萬千瓦級粵東風光火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儲能板塊示范項目為代表的一批新型儲能領域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也標志著中國華能在提升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拓展儲能應用場景多元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大唐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推動重點攻堅項目落地,埋首關鍵材料部件研發,通過科技創新厚植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大唐西藏扎拉水電工程順利截流,標志著國內唯一有條件進行高水頭、大容量沖擊式機組科研攻關并實際應用的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有望填補全球范圍內700多米水頭段、500兆瓦級巨型沖擊式機組的空白。2024年10月31日,全球海拔最高的風電項目——位于西藏昌都的大唐八宿風電場正式投運,20臺機組不僅能夠滿足約23萬人的全年生活用電需求,還克服了超高海拔環境下葉片失速和非典型工況控制等科研攻關問題,驗證了風機在超高海拔地區的可靠性。

中國華電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狠抓科技創新成果應用轉化,“制-儲-輸-用”氫能產業鏈逐步形成,新能源智慧生產管理平臺加快應用,科技創新工作不斷實現新突破。尤其是在氫能領域,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業天然氣摻燒綠氫示范項目順利點火成功,成功打通了“風/光電制氫+摻氫管道輸送+工業供能”流程;華電德令哈PEM電解水制氫示范工程72小時連續試運行圓滿成功,標志著國內首臺套單堆兆瓦級PEM電解水制氫裝置實現商運;中國華電遼寧鐵嶺離網儲能制氫一體化項目正式轉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最大規模的風電離網制氫示范項目轉入商運。

國家電投持續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核電領域,牽頭打造“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產業鏈發展,“國和一號”示范工程設備國產化率超90%,1號機組成功實現首次并網發電,推動我國核電技術發展又進一程。光伏發電領域,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暖溫帶)項目獲得國家能源局批復,組件回收中試線入選國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綜合回收率92.51%,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2024年,國家電投首次提出了“發電業務度電成本同比降低1分”發展目標,向成本要效益、向內部挖潛力,成功實現新能源板塊度電成本的明顯下降。

三 重大項目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2024年,五家能源企業聚焦清潔能源領域,以重大產業項目為抓手,有力有序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國家科技示范工程等項目建設,為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能源綠色發展方面貢獻了積極力量。

新能源開發綜合利用水平持續提升。華電天山北麓戈壁基地61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建設,投運后每年可新增綠電142億千瓦時(包含風電、光伏和光熱),有力推動新疆能源資源優勢轉化。同樣是在2024年,國家能源集團西北“沙戈荒”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西南水風光一體化能源基地等綜合能源基地全面推進,中國華能云南多能互補基地裝機規模突破3000萬千瓦,中國大唐首批新能源基地全面投入運營、多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取得決定性突破,均為我國地區經濟發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注入新鮮活力。

“超級水電站”又添新成員。2024年12月31日,伴隨瑪爾擋水電站2號機組實現并網發電,這座黃河干流海拔最高的水電站終于實現了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據了解,作為黃河上游青海段首個千萬千瓦級“水風光蓄”多能互補全清潔能源一體化項目核心工程,瑪爾擋水電站肩負著為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做出貢獻的歷史使命,年平均發電量預計可超73億千瓦時,可滿足182.5萬個年用電量為4000千瓦時的家庭用電需求。其全部投產,不僅將為青海省新增一個重要清潔能源輸出地,為當地能源產業及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還將進一步增強中原地區能源保障能力,為中部地區經濟騰飛提供有力支撐。

核電技術突破多點開花。華能石島灣核電基地擴建一期工程于2024年7月正式開工,其中采用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主要設備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國家電投“國和一號”示范工程1號機組成功實現首次并網發電、廣西白龍核電一期工程核準開工、廣東廉江核電進入“雙機組”建設新階段,為我國核電技術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追風逐日積蓄發展動能。國家能源集團全球首座風漁融合浮式平臺“國能共享號”成功投產,中國華能大連莊河、山東半島北等超160萬千瓦海上風電全容量并網發電,中國大唐首批新能源基地全面投入運營、多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取得決定性突破,國家電投風電開工規模較2023年實現翻番。

四 年度任務陸續發布,發展走向雛形初現

2025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收官及“十五五”規劃謀篇的關鍵之年。五家能源央企陸續公布的2025年工作重點及年度任務,主要聚焦清潔能源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等方面。

國家能源集團繼續將能源大基地及產業集群建設列為年度發展重點,明確提出,深刻認識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機遇挑戰,切實增強能源保供能力,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繼續加大海上風電、沙戈荒、水風光大基地資源獲取及建設力度,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中國華能聚焦全年“六個新”目標,其中提出要圍繞轉型發展實現新跨越,建強安全保供硬實力,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圍繞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以服務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為重點方向,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爭當科技創新排頭兵。同時,中國華能提出,2025年,力爭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5億千瓦,可再生能源占比較2020年提升20個百分點,努力成為參與全球能源格局的重要力量。

中國大唐在2025年工作重點中提及,聚焦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緊盯開工、投產目標,搶前抓早,緊抓快干,確保“十四五”發展規劃目標高質量完成。

中國華電提出,著力抓好擴大有效投資,加緊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將加快推動新能源開發建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等作為2025年工作重點。

國家電投明確表示,2025年,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將力爭達到75%以上,在2024年同比提升2.82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提升2.6個百分點。新能源核準、開工、投產目標將持續保持高位,特別是新能源投產規模預計同比增長3%,力爭再創歷史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 2016 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49902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