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的屋面上布滿綠植和白沙,與遠處的海平面交相輝映,建筑物外立面上的景觀效果隨光線變化而閃爍變化,高聳的煙囪如同一座山頂屹立在一角……這里是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座花園式垃圾處理廠。
2019年底,由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牽頭、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參與,聯合投資成立上海上實寶金剛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啟動建設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項目。
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有很多“響當當”的名號——上海實施垃圾干濕分類后的協調處理標桿項目、上海實施垃圾分類后的首個生活垃圾干濕垃圾一體化末端處理市級重點工程。以“技術領先、工藝先進、近零排放、鄰利運營”為宗旨,項目致力于成為國內再生能源利用的新標桿,對上海市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每年創造約8億度綠電
在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垃圾“浴火重生”,高效變身綠色電能。
在廠區參觀通道上,透過明亮的觀察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卸料大廳、焚燒爐、煙氣凈化等垃圾處理場所及裝置,整個生產工藝流程盡收眼底。在廠內操控室的電子屏幕上,還實時呈現各環節的流程圖和監控指標。
“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發電效率遠高于常規的垃圾焚燒廠,通過干、濕垃圾處理設施一體化設計和運營,實現區域內垃圾集中處理協同處置?!辈稍L中,上海實業環境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上實寶金剛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干、濕垃圾處理設施一體化是項目的亮點之一,濕垃圾在垃圾焚燒的主廠房內經機械壓榨分離后再行分類分質處置,解決了濕垃圾獨立處理污染物的問題。
項目的處理能力可以通過一組數字直觀了解:干垃圾日焚燒處理規模約3000噸,濕垃圾日處理規模約800噸,每年利用垃圾焚燒及沼氣發電約8億度,相當于上海常住人口4個月的用電量,也相當于節約28萬噸標煤發電,減少3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參觀過程中可以發現,與海量垃圾僅一面玻璃之隔,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異味。據介紹,通過采用先進的臭氣處理技術,分區域、分濃度進行分類收集、分類處理,項目已實現了預期的臭氣處理目標。高架引道、卸料大廳、垃圾池等易產生臭氣的區域均采用負壓排風,臭氣按高低濃度分開收集處理。
節能減排兩翼齊飛
項目從設計之初,就以打造“人、城、境、業”高度融合的公園城市示范為長期使命(即關注人的需求、突出城市特色、注重環境保護、支撐產業發展)。
尤其在低碳減排方面,項目能量利用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項目采用4臺中溫高壓蒸汽參數余熱鍋爐及2臺60MW汽輪發電機組,全廠熱效率達到29%以上。
此外,山頂尖峰造型的煙囪完全看不到一點煙氣。據介紹,項目煙囪煙氣采取脫白措施,在上海市垃圾焚燒廠中尚屬首例。
據介紹,煙氣冷卻至45℃以后再升溫排放,脫白效果明顯,煙氣濕度可以由17%降低至7%左右,收集到的減濕廢水處理后可反復用于生產。冷卻塔的消霧節水系統回收技術,消霧效果達到95%以上,節水率在18%以上。
項目在節能減排方面的表現也十分優異。據了解,項目8kW以上電機80%以上采用變頻器控制調節;全廠泛光照明采用智能控制系統;所有工序中產生的廢水經過污水處理后回用至冷卻塔補水、石灰制漿、入爐回噴等方式,充分利用現場水資源;生活及辦公場所空調冷源采用蒸汽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利用垃圾發電機組生產過程中多余蒸汽驅動,節省高品質電能的使用。
推動產城人景融合發展
為何要建設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
伴隨著上海于2019年7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工作,全市掀起促進垃圾分類減量并資源化利用的浪潮。
過去寶山區的干垃圾主要用船運往上海老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焚燒處置,濕垃圾在區內簡易處置。隨著老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理能力的逐漸飽和,寶山區的生活垃圾將不能跨區處置。按照統一部署,寶山區將自行處理區內生活垃圾,新建一個垃圾末端處置項目迫在眉睫。
項目選址位于已停產的原羅涇鋼鐵廠地塊內,占地面積約203畝。該地塊地處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也是今后將大力發展的寶山區環??萍籍a業園。
隨著寶山區踏上“勇擔新使命,奮進‘北轉型’”的新征程,項目所處的產業園區也正朝著智慧智能、創新創業、綠色生態、協同協力目標大步邁進。寶山區將以全球視野、戰略眼光、創新思維謀劃羅涇厚板廠地塊產業轉型升級,優化資產運作模式,完善產業配套設施建設,推動產城人景融合發展。
因此,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項目也是實現寶山區域經濟轉型的需要?!绊椖楷F代化程度高、技術含量高,必將為產業園區向綠色產業轉型奠定堅實基礎,也有利于寶山區突破傳統經濟模式、形成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體系?!鄙虾崢I環境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上實寶金剛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打造公眾科普、休閑“打卡點”
作為上海首個將垃圾處置、環保發電與開放式公園全面結合的綠色科技示范項目,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在保證生活垃圾處理處置功能基礎上,追求建筑風格與周圍環境深度融合,以“去工業化”的親民設計讓公眾更容易接受垃圾焚燒發電廠。
據了解,項目在設計時充分考慮科普教育及惠民的功能,在建筑物頂部設置景觀公園,為居民提供娛樂休閑場所,內部設置參觀體驗、展示培訓等設施,實現環境友好、親鄰善鄰。
從傳統垃圾廠的“萬人嫌”變成可供休閑娛樂的“好鄰居”,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為寸土寸金的上海探索土地高效利用之路提供了經驗。
項目已在主題教育、科普展示、紅色之旅、文化宣傳等多領域開展了公益實踐。未來還將設置體育運動、花草園區、環境保護博物館等設施,也將著手綠色生態技術改造項目的實施,不斷提高資源生產利用率。
“打造成高標準的產學研一體化項目”,帶著這樣的遠景目標,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未來將逐步對公眾開放,成為為上海市民提供集科教、生態、文體、娛樂、休閑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所,不斷為地區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上一篇:無
下一篇:中國石油各企業實現首月“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