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不卡一区,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真正全免费视频a毛片,国产精品二区页在线播放

歡迎訪問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官方微信|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cpem標語
   
頂部動圖
金巡獎
  • 金智信息
  • 國電南自
  • 深圳普宙
  • 聯想
  • 國網信通
  • 艾睿光電
當前位置:首頁 > 電力資訊

新能源行業實現關鍵“成人禮”

2025-02-14分類:電力資訊 / 電力資訊來源:中國電力報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繼煤電全面入市之后,電力市場化改革時隔4年再次迎來重要政策。

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

用“市場之手”重塑新能源版圖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行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約14.1億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規模40%以上,已超過煤電裝機。

然而,伴隨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一些矛盾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新能源上網電價實行固定價格,無法充分反映市場供需關系,也沒有公平承擔電力系統調節責任。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成為擺在新能源行業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當前,技術的進步令新能源發電越來越具有經濟性,疊加各地電力市場的逐步完善,新能源全面進入市場的條件已經成熟。

《通知》堅持分類施策,區分存量項目和增量項目,建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保持存量項目政策銜接,穩定增量項目收益預期。與此前固定上網電價相比,新政策的出臺鼓勵所有新能源上網電量進入市場,從政府定價轉向市場定價,針對存量項目輔以差價補償的緩沖機制。

業內認為,此番新能源市場化改革勢必重構全行業。市場化的價格機制,將引導新能源領域資源科學配置,成為促進新能源項目高效投資建設、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劑“良方”。

“市場化電價機制的建立,有助于新能源公平承擔電力系統調節責任。這將使得各類電源在電力系統中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中能傳媒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與煤電等傳統能源一同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均由市場形成,將進一步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范圍。

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形成,存量增量分類實施支持措施,有利于形成真實的市場價格,促進電力資源高效配置,引導新能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各類電源在電力系統中的價值將得到更充分體現,更好引導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協調發展,助力構建更加高效協同的新型電力系統。

“機制電價”的“穩舵”與“揚帆”

建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點。

《通知》指出,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后,在市場外建立差價結算的機制,納入機制的新能源電價水平(以下簡稱“機制電價”)、電量規模、執行期限等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會同省級能源主管部門、電力運行主管部門等明確。

《通知》明確,電量規模,由各地妥善銜接現行具有保障性質的相關電量規模政策;機制電價將按現行價格政策執行,不高于當地煤電基準價。

該機制對納入的電量實行“多退少補”政策,即當市場交易價格低于機制電價時給予差價補償,高于機制電價時扣除差價。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指出,這種差價結算方式,讓企業能夠有合理穩定的預期。

“本次改革對于機制電價的設計,解決了新老機制銜接的問題。雖然市場化定價會給新能源發電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波動,但有了這一結算機制,企業能夠有效緩解因價格波動而遭受的沖擊,有助于行業平穩發展。”九州能源董事長張傳名告訴中能傳媒記者。

此外,《通知》提出在實施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時,區分存量和增量項目,采取“新老劃斷”,以2025年6月1日為節點實行差異化管理。新增項目全面采用市場化競價。

“這種老項目老辦法、新項目新辦法的安排,既能夠保持存量項目的平穩運營,又能夠通過市場化方式確定增量項目的機制電價,有利于更好發揮市場作用。”華能集團能源研究院副院長陳大宇指出,對存量和增量項目的區別管理能夠提升投資效率,推動新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家光伏發電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存量項目暫時不參與競價,給我們留出了轉型窗口期。但未來必須提升電站的靈活性,否則也要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新能源電價全面開啟市場化改革,預示著新能源及其相關產品的發展路徑將發生深刻轉變,今后其發展態勢將更大程度地受到市場機制的驅動。

從“躺賺”到“精細運營”

在市場化定價和差價結算機制下,新能源企業的收益穩定性和電價變化趨勢備受關注。

在江蘇一家光伏組件的工廠內,墻上“度電成本下降0.01元,存活概率增加10%”的標語格外醒目。該公司總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市場化電價下,發電效率提升1%,年收益可增加300萬元。“我們現在把電站當作金融產品運營,每一塊組件的傾角調整、每一臺逆變器的響應速度都在摳細節。”

這種蛻變正在全行業上演,但并非所有“玩家”都能適應。

“過去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了。”一家新能源發電企業從業者向記者袒露心聲,新能源入市短期內或將對新能源電價產生“負影響”。對此,新能源企業在項目開發和運營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通過提高發電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等方式,提升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新能源入市后要承擔電網系統的調節性成本,這意味著風電、光伏將與儲能、火電靈活性改造等協同發展,真正實現“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虛擬電廠、新型儲能等調節性資源或成為新能源調節成本的解決辦法。“需要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在盈利模式方面,推動綠證綠電市場建設,合理體現綠色電力環境價值,支持新能源與用戶開展直接交易,規避市場波動風險。”林伯強表示。

《通知》印發后將對終端用戶電價水平產生哪些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改革對居民、農業用戶電價水平沒有影響。對于工商業用戶,靜態估算,預計改革實施首年,全國工商業用戶平均電價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在電力供需寬松、新能源市場價格較低的地區可能略有下降,后續工商業用戶電價將隨電力供需、新能源發展等情況波動。

市場化并非改革的終點。市場運行就是主體之間不斷競爭的結果,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的目的也在于通過促進新能源的競爭來推動行業的發展。以市場化競價確定上網電價,以“機制電價”實現“新老劃斷”的手段既尊重歷史發展成果,又為未來發展明確了科學路徑,將新能源產業的過去與未來緊密相連,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深入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筑牢根基,助力新能源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 2016 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49902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