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堿新線柱上一二次融合斷路器跳閘,故障區間位于10千伏堿新線51號桿支線7至10號桿之間。”近日,國網烏魯木齊米東區供電公司運維人員于憶珩收到故障短信通知。運維人員根據故障定位,快速排除故障,恢復了供電。
這是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配電自動化系統實時監測、故障快速定位、快速處置的應用成效。
在電力系統運行中,故障定位是影響供電可靠性和運維效率的關鍵問題。傳統的故障定位方法往往存在定位不準確、耗時過長等弊端。為解決這一難題,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積極探索,應用一二次融合斷路器行波測距技術實現重要突破。
一二次融合斷路器故障預警定位技術,利用行波測距原理,精準捕捉線路故障產生的高頻行波信號,并依據暫態信號雙端定位原理快速計算出故障點位置,實現了故障定位的高精度和高效率。
“加裝故障預警與精確定位裝置,是公司在智慧級配電網建設中的又一重要舉措。相較于傳統故障定位方法,該系統不僅提升了配網線路的故障預警能力,還能夠及時發現并預警潛在的故障隱患,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化,同時大幅縮短了故障排查和修復的時間,有效降低了故障停電影響輻射的用戶范圍,對于提高配網線路的供電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該公司供用電部運維檢修專責郭宏峰說。
據數據顯示,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利用帶電作業車接入單相接地故障模擬裝置,在10千伏堿新線進行配網在運線路單相接地試驗,模擬不同接地類型和接地電阻情況下的接地故障共9次,通過行波系統自動定位故障,誤差在200m內自動識別準確率80%,進一步驗證了設備的行波測距定位能力,平均故障查找時間由原來2.24小時/次縮短至10分鐘/次。目前,投運配網行波測距裝置5臺。
下一步,該公司將積極探索故障預警與精確定位系統的應用場景,并在設備運維場景中充分應用,提升監測質量和效率,改變配網“以搶代維”被動工作狀態,實現“運維跑在故障前”,提升設備狀態管控能力,保障轄區內電網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