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隨著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吉泉直流”)414號塔接地線的拆除,標志著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圓滿完成世界最高電壓等級輸電工程首次絕緣子調增改造大修項目。
吉泉直流作為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電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輸電工程,它的安全穩定運行對于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轉變能源發展方式,促進全國范圍內資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義。線路于2019年9月建成投運,隨著社會用電負荷需求提升,今年7月,吉泉直流輸送功率年內再次提升至1100萬千瓦運行,面對運輸負荷大幅提升,一線運檢人員需要更加細心呵護線路健康狀態,確保這條“大動脈”運輸暢通。
新疆送變電公司作為此次檢修作業的負責單位精心籌備,利用18天的線路停電空檔期對微氣象區段線路開展絕緣子金具串改造,完成重要塔位的耐張串增長優化,重新安裝6096片三傘形瓷絕緣子,替換原來的4944片鐘罩型玻璃絕緣子。更換的三傘形瓷絕緣子大幅提升了爬電比距,絕緣串長度從13.9米提升為15.4米,具備更強的耐污耐冰性能,可以大大提高輸電桿塔對極端天氣、在冰區、污區地段的桿塔運行的適應能力。
此次改造工作任務艱巨且復雜,作業地點位于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天山山脈,也是無人區、無信號區、大風區,且吉泉直流作為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輸電線路,桿塔平均高度超100米,現場檢修人員需要克服通信不便、塔高路陡、天氣寒冷等困難,高質量完成線路登塔檢修工作。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提前部署,精心謀劃,主要負責人到現場指導,制定了詳細的改造方案和應急預案,在檢修現場成立指揮部,統一指揮和協調改造工作,確保各項任務有序進行。為降低檢修人員作業強度,本次檢修首次使用FC30大載重無人機攜帶工器具和材料,從地面傳遞至檢修人員手中,利用獨特的“電力外賣”方式,解決了部分工器具吊裝的難題,減少了人員勞動強度,提升了工作效率。現場配備對講機、衛星電話、移動電源、應急裝備開水區,有效降低了通信不便,天氣寒冷等不利影響。
此次大修項目制定了詳細的日計劃,每日召開總結會,分析當天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并制定解決措施,保障檢修作業有計劃、有部署、有落實、有反饋。同時現場安全監護人員時刻保持警惕,對每一個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監督和檢查,作業過程中檢修工器具、金具、個人安全工器具嚴格按照檢修現場標準化管理,嚴把檢修質量關、安全關。
“檢修現場,我們要求每一位作業人員嚴格執行現場安全措施,現場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嚴控此次工程質量,做到嚴謹認真,細致驗收,不放過一顆螺栓、一個銷釘,確保線路零缺陷投運。”現場檢修負責人何慧晶說道。
據統計,此次檢修作業,新疆送變電公司共投入184人,成立20個檢修小組,在完成應急大修項目之外,還完成桿塔登檢62基、114片自爆玻璃絕緣子更換工作、無信號區段21基“微波+監控”在線檢測設備安裝調試、走線檢查76檔導地線接續管補強113根、金具劣化檢測12基、鹽灰密瓷質絕緣子安裝20基、防污閃涂料憎水性檢測10基、復合絕緣子憎水性試驗8基、179條缺陷消除等21項工作。
下一步,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將利用技術監督有效手段,針對改造后的線路在帶電運行中的狀態進行全面檢測監控,總結經驗,全力保障新疆超特高壓線路“迎峰度冬”安全運行。
上一篇:無
下一篇:國家“十四五”重點工程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