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國家能源集團完成首個煤化工產品聚丙烯的碳足跡全面核算——每生產1噸聚丙烯產生約9噸二氧化碳,實現了煤化工產品碳足跡量化研究方面的技術突破,有助于進一步摸清“碳”家底,找到降碳著力點。
產品碳足跡是指產品從原料獲取、生產、運輸、使用到廢棄回收等整個生命周期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開展碳足跡管理已成為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能夠有效促進企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發展。2024年,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從建立管理體系、構建工作格局、推動規則國際互信等方面,明確今后一個時期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任務書”和“施工圖”。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炭生產、火力發電、風力發電和煤制油煤化工企業,國家能源集團受生態環境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委托,深入開展煤炭和煤電碳足跡研究,編制了相關產品碳足跡量化標準,并發起成立了能源化工產業鏈碳足跡聯盟,系統開展能源化工產品碳足跡研究。龍源電力碳資產公司作為集團專業碳資產管理公司,緊密結合集團產業鏈特點,全力推進聚丙烯產品碳足跡量化與評價研究。嚴格遵循國際認可的生命周期評價理論,細致剖析了聚丙烯生產過程中甲醇合成、MTO及烯烴分離等實際生產環節,并使用國際通用Ecoinvent、GaBi專業數據庫,精確核算各環節各產品碳排放量,確保核算結果的準確性、權威性以及國際認可度。
此次聚丙烯化工產品碳足跡核算打破了傳統組織層面碳核算邊界,通過細致入微地測量和分析碳足跡,不僅能夠準確掌握聚丙烯產品的碳排放情況,還可以識別出高排放點,為制定精準的減排策略提供科學依據,推動生產過程的綠色改造。同時,為甲醇、聚烯烴等產品的碳足跡核算提供了借鑒和參考,有力推動煤化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上一篇:虛擬電廠的法律監管體系介紹